“2016年度北斗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2017.01.26 , 浏览次数: 8076

今年1月2日至1月15日,由中国卫星定位管理中心主办的“2016年度北斗十大新闻”投票活动评选结果已经揭晓,在此感谢北斗卫星导航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现将评选出的前十名新闻公布如下:

 

1)35万中小学生及老年人获赠北斗智能卡(2818票)

湖南省相关部门近日为衡阳县35万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举行了“北斗智能安全学生证、老年卡”公益捐赠仪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了公益捐赠仪式,孙家栋院士致信表示祝贺。
    据了解,此次捐赠是又一项落实北斗应用的实践,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保护的具体举措。北斗智能安全学生证、老年卡和北斗智能安全手机等,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技术,集全方位智能定位、呼叫、短信、即时报警、智能服务及中小学生和老年人身份资料证明等功能于一体。

 

2)第十一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北斗系统应用论坛广受关注(2332票)

11月3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创新•共享”为主题。11月4日,在本届大会“北斗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论坛”上,专家认为,统一、精准、泛在、协同的时空信息服务体系是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未来应该大力推动北斗位置服务网+物联网的综合网络建设和嵌入芯片产业化,促进两大行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北斗新时空”概念,未来目标是在智慧城市中打造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整合北斗资源形成统一时空基准,布局全国卫星导航大数据中心,实现导航定位全域覆盖和无缝衔接,满足智慧城市高精度导航定位及室内外连续定位应用需求;信息时代,“北斗+”与“互联网+”都是围绕解决“时空”问题,以信息方式改造传统产业,而未来的智慧城市,“北斗+”将无处不在。

 

3)我国供热行业迎来北斗精准位置应用新时代(2163票)

7月12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展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热力行业的深化应用。

专家表示,供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势必要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步伐,作出新的战略发展部署。城镇供热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问题面临巨大挑战,需要精准的位置服务为管网安全保驾护航,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在供热行业的应用意义重大。

 

4)北斗全面走向大众应用 317座城市获精准服务(1956票)

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已为317座城市的多种行业应用提供北斗精准服务,全面实现北斗“百城百联”,并推动北斗落地应用。

目前,北斗已在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智慧交通、养老关爱等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能力,改善民生事业,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带来技术创新和突破。

 

5)北斗精准服务网已成为城市燃气信息化标准配置(1888票)

自2013年开始,国内城市燃气行业开始应用北斗精准位置服务,将“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提供的精准位置与燃气管理业务链相结合,大量节省了人力与物力,给燃气管理带来极大的提升,“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已经成为城市燃气信息化的“标准”配置。城市燃气行业因其特殊性,是率先对精准位置提出迫切需要的行业。

据了解,今年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将达到60万公里,建设燃气物联网体系已成为我国城镇燃气行业的必由之路。北斗精准位置服务可为燃气管网的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应急抢修等提供更精准的位置信息,为燃气行业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提供可靠的时空保障,从而推动实现燃气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

 

6)中国首个北斗信息安全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成立(1455票)

8月26日,中国首个北斗信息安全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在长沙揭牌成立。

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在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首度提出“北斗信息安全”概念,引起强烈反响。此次由长沙市科技局等共同建设的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拟通过对接政府、专家、科研和资本四大资源,紧密围绕北斗信息安全领域相关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打造集高端人才聚集、专业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发展、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及创新成果产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7)中国“北斗”正式落地老挝(230票)

首个CORS单基站已于2016年8月1日建成并通过技术测试,落地万象市塞色塔综合开发区。

老挝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可应用于国土规划、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行业,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实时、精确、可靠的数据源;在交通、公安、金融等领域提供三维空间位置和时间方面的监控及管理;为各行业提供测绘和大地测量应用;并可用于监测自然灾害等。

北斗系统在东南亚的应用相比其他系统,具有明显的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以及高精度导航、高强度加密等优势。

 

8)我国成功发射3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203票)

2月1日15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将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迄今发射的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工作轨道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采用全新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在星间链路、星载原子钟和下行导航信号等方面采用多项新技术。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4次飞行。

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5次飞行。

6月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他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9次飞行。

 

9)杨元喜院士:中国“北斗”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覆盖全球(180票)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在接受采访时说,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今年即将发射的两颗卫星,标志着我们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正式迈进。从今年开始,我们每走一步,都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下基础。

按照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杨元喜认为,30到35颗北斗卫星,就能支撑起全球导航体系。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北斗有望提前覆盖全球。

 

10)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 航天合作方面推进北斗导航落地阿拉伯国家(159票)

1月13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航天合作方面,进一步发展中阿航天合作,积极探讨在空间技术、卫星及其应用、空间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联合项目,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中阿载人航天领域交流与合作,提升双方航天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