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航电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
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2020.08.13 , 浏览次数: 1581

论坛开幕

以“安全、可靠、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民用飞机航电国际论坛8月12日在上海举行,为期两天。在论坛诸多论题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文简称“北斗导航”)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这一话题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民航局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主任顾新在论坛发言

围绕此话题,中国民航局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主任顾新着重介绍了我国民航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方案与工作。他表示,民航局一直在大力支持航空企业并推动民航强国战略。2019年民航局所制定发布的《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按照路线图的规划,2021年我国要完成两架北斗导航的应用示范;2025年要实现所有航空器使用北斗定位实施监督;2025年部分运输航空器要实现北斗多模导航、对于国产大飞机要求实现国产大飞机多模导航的替换。同时,所有运输航空器都要实现兼容北斗的机载多模导航。其基本思路是先从容易到难,再从便携到机载,再从监视到导航的“三步走”。根据这一规划,最远到2035年,北斗导航将成为我国民用飞机的主导航系统。目前,民航局已经成立了相关的专门工作组,在借鉴GPS系统审定标准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不同应用场景带来的要求差异,开展相关的审定标准制定工作。这其中牵涉到大量的独立取证、积累数据等工作,最终会针对监视、辅助、主导等不同的过程,制定相应的标准。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民航应用主要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其应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位置追踪设备,以短报文作为通信传输通道,将飞机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下传至地面管理系统。第二类是以北斗三号系统为核心的机载多模导航接收机,分步实现从辅助导航到主导航的所有目标。目前,北斗三号短报文已经应用于航空监视领域,第一代短报文产品已经完成了适航取证,2019年底完成首架运输飞机的装机,目前也在陆续装机。在目前的工作中,也存在不少技术、评估和标准上的挑战,包括北斗与现在民用航电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北斗导航性能评估问题、以及不同的PBN场景下的适应性问题、通过示范性运行获得数据积累的问题等。但最终的应用目标,是形成以北斗为核心的基本航电导航系统,成为本土航路和终端区主用导航系统,至少要达到一类精密进近运行。另外,还要实现所有运输和通用航空器均装备兼容北斗的机载多模式接收机,具备北斗导航功能。

按照这一规划,北斗导航的应用推进将对我国航电设备国产化产生巨大的推力,有助于我国商用飞机制造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制造”将更上一层楼。

(来源:中新网上海)